电话:13388998229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石柱新闻

陈以华三易厂址搬出大产业

来源:石柱人才网 时间:2014-04-10 作者:石柱人才网 浏览量:
“陈老板,你厂里还有货吗?一定要先给我留点哈。”“实在是抱歉,前头有好几个客户给我打了电话,他们要的货都还没有准备好。你等一下吧,一有货我就通知你。”近日,不断有客户打电话向陈以华订货。

陈以华,南宾镇黄鹿村人。他创办的太白食品厂主要生产薯片。目前,该厂位于下路镇红岩居委八一组的林家湾,占地面积1亩多,厂房面积有1千多平方米,总投资100多万元,年产值40多万元。从农村进入城市,又从城市返回农村,陈以华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,搬出一个大产业的呢?

“做一天活讨三天账。”

16岁开始,陈以华就在外闯荡了。他做过木工,当过漆工,开过清洁公司,辗转梁平、丰都、秀山等地,但始终是小打小闹,不成气候。“做一天活讨三天账,那种日子好难熬哟。”陈以华谈起他那10多年的打工经历满脸苦涩。

“那是我在秀山开清洁公司的时候,和一位朋友去修铲车,无意看到一个薯片生产厂,顿时来了兴趣。”陈以华说,经过千方百计的打听,原来那位老板姓李,一年生产薯片至少能收入4万元。这让他心动了。

想起家乡栽种马铃薯的农户很多,一到收获季节,堆积如山的马铃薯无人问津,农民们只好留下养猪。陈以华于是交了2万多元学费,一心一意的跟那位李姓老板学起了生产薯片的技术。

“没钱租场地,我只好把客厅当厂房。”

1994年,陈以华回到了老家,决定生产薯片创业。

“刚开始,没钱租场地,我只好把客厅当厂房。”陈以华说,他家住在9楼,为了节省成本,他从没请过搬运工,都是自己赤膊上阵。当时,陈以华居住在县城二环路老国土局玉龙巷。

万事开头难。起初,由于没什么名气,几乎没什么客户前来找陈以华订购,加之他的家庭作坊还处于起步阶段,人手少、产品少,根本谈不上什么销量。

“如果能找到一个客户订上二三十包货,我和妻子就会激动好半天。”陈以华说,那时他们生产的薯片全靠他和妻子走家串店上门推销。

“客户多了,应该找个像模像样的厂房。”

陈以华夫妻俩晚上加工薯片,白天就跑销售。两人起早贪黑,日复一日、月复一月,他们的产品渐渐有了固定的客户,销量也逐渐增加。

“客户多了,产品有些供不应求,于是我决定找一个大点的像样的厂房。”回忆起那段时间,陈以华至今还感到自豪。但记者分明从他脸上读到:一年来,他和妻子不知流了多少汗水,不知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承受的辛劳。不过勤劳的人总能够以苦为乐。

1995年,陈以华搬到了城南社区的石花塘,把他的家庭小作坊换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厂房。

有了场地,陈以华生产薯片的规模扩大了,每天的生产量达到了600多包,年营业额有6万多元。

“产品需求来量太大,我和妻子实在忙不过来。”陈以华说,2005年,在南宾镇政府的大力帮助下,他把厂房又搬到了城北。这时,他的厂房面积已有200多平方米,厂里有固定工人7人,年销售额也达到了20多万元。

一切都走上了正规,一切都按部就班。在这里,陈以华的薯片生产厂一开就是8年。但他并没有满足现状,他的脑袋一刻也没有停歇。

“从农村进入城市,从城市返回农村。”

“生产薯片的原材料是马铃薯,厂房的合适位置是否应该搬到农村?”这是陈以华经常思考的问题。

“我在农村长大,是从农村搬到城里的,农村的情况我十分清楚。”陈以华说,现在农村缺壮劳力,农民销售农产品困难。而他的厂是做农产品加工的,如果把厂搬到乡下,不仅方便农民卖农产品,还减少了生产薯片的原材料成本。

2013年,经过下路镇政府的积极协调,陈以华在该镇红岩居委的八一组林家湾建起了比较标准的厂房。

如今,陈以华的太白食品厂拥有了“石脆佳”注册商标,产品已销往周边的忠县、涪陵等区县以及重庆主城,且销量占到了全县薯片生产销量的三分之一。

与此同时,陈以华的太白食品厂不仅解决下路、沙子、三星、洗新等乡镇农民的马铃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,还解决了当地10余名农民就近就业问题。

“现在我不用外出就能月挣四五千元,还照顾了家庭。这都得感谢陈老板啊!”采访中,当记者向太白食品厂的工人问起工资情况时,她们对陈以华这位“孟母三迁”的老板无不心怀感激。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相关推荐
暂无相关推荐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C 2013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石柱英才网 渝ICP备19015342号-11 渝公网安备 50010102000973号

地址:石柱县万寿大道 EMAIL:1934291999@qq.com

Powered by PHPYun.

用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