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是城区大街小巷,还是农村乡间小道,任何人走进我县,都能看到有分类标识的垃圾桶,居民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,已成为日常景象。
这是我县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县委、县政府要求,紧紧围绕“党建引领、政府推动、全民参与、因地制宜”,以“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”为目标,多措并举,逐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处理体系的一个真实写照。
为提高前端分类质量,我县全域配置“两分类”“四分类”设施3万余个,便于村(居)民定时、定点投放;在县城设置“四分类”箱体20套,建成“三有标准”(有设施设备、有长效宣传、有管理机制)小区54个,完成楼层撤桶小区54个,撤桶比例93.1%;常态化抓好17个片区中转站二次分拣工作,同时将垃圾分类收集厢房纳入新建住宅项目统一规划,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、建设和验收。
为提高中端分类收运能力,我县在城区范围内划分出垃圾收运责任网格,重新规划小区厨余垃圾收运点55个,配置4辆厨余垃圾车进行分类收集,建成县级有害垃圾暂存点1个。同时,我县启动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储存中心、医废集中处置中心项目建设,积极引入社会资本,推动垃圾收运市场化运作。
为提升末端分类处置能力,我县建成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万朝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,年焚烧原生垃圾10.95万吨;同时积极引入三峡集团推动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建设。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,我县餐厨垃圾处置能力每日将超过100吨。
2020年以来,我县申报的15个行政村全部通过重庆市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验收,通过率达100%;其中黄水镇万胜坝社区、中益乡坪坝村分别被评为2020年重庆市最美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和示范村,形成了以示范点带动全域生活垃圾分类开展良好氛围。
截至目前,全县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建成率达100%,示范社区建成率达85.7%;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20个;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现行政村组全覆盖,建成示范村125个,示范比例达到61.3%。